高一地理 《绿色食品知多少》教学设计
一、教学目标
1.通过对自己身边的绿色食品的调查和辨别,初步了解什么是绿色食品,增强探究意识,提高地理实践能力。
2.通过绿色食品知识竞答,更加全面了解绿色食品,有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。
3.通过案例探究,由学生剖析和整合材料,调用知识和技能,综合考虑各种地理因素,解决“绿色食品从哪来”的问题,形成地理综合思维。
4.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结果,了解目前绿色食品的在市场上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,提高分析新问题新情境的能力。
5. 角色分选,小组讨论如何让绿色食品走得更远,提出可行性建议,提高合作学习能力,树立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观,人地协调观。
二、教学重难点
重点:绿色食品的概念;绿色食品现状及发展措施。
难点:针对调查结果进行现状和措施分析。
三、学情分析
高一学生经过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学习,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本原理有了初步认识,也能利用已有知识和能力分析和解决基本的地理问题,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,但同时,由于地理综合思维尚未形成,学生也存在综合分析问题的局限性,综合以上两点,本节课选取学生熟悉的绿色食品素材,课堂采用学生自主获取、合作讨论方式相结合进行,教师起主要引导作用,学生有过程性生成。
四、课时安排:1课时
五、教学策略
讲授法、材料分析法、小组讨论法
六、教学过程
教学流程 | 教师活动 | 学生活动 | 设计意图 |
视频引入 | 【播放视频】绿色食品博览会开幕 | 观看视频 | 激发兴趣,了解各地绿色食品。 |
我身边的绿色食品 | 【总概】介绍本节课的问题研究的四大部分。 【引导】我们身边存在着哪些绿色食品?怎样鉴别这些绿色食品? | 由学生代表用PPT展示自己身边的绿色食品。 | 对自己身边的绿色食品的调查和辨别 |
绿色食品是什么? | 【知识竞答】①规则:全班分为3大组,抢答累计得分,按照得分高低在最后一环节可以选角色; ②展示13道与绿色食品相关的题目,让学生分组竞答。
【引导归纳】引导学生归纳绿色食品的概念: 绿色食品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,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,经专门机构认证,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、优质、营养类食品。 |
按照老师指令进行竞答,同时回答相关概念或举例。
归纳: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原则、经专门机构认证、无污染、安全、优质 |
了解学生对绿色食品的认知情况;
同时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,概括绿色食品的概念。 |
绿色食品从哪来? | 【例题展示】藏雪莲生长在海拔4800—5800米的高山流石滩上,这里空气稀薄,经常出现霜冻、雪雹和强风,藏雪莲生长速度缓慢,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籽,雪莲花不易采摘,数量有限。雪莲药用价值极大,青海金诃藏药公司采用称多县海拔5000米雪峰上的优质雪莲,先经过古法自然的传统工艺晾晒、萃取、分离,并引进美国现代化的工业制药技术将药粉再制成胶囊、片剂、滴丸、口服液等,产品远销国内外。 【问题】结合材料,分析青海药企利用藏雪莲生产优质藏药的区位优势。 【思路引导】抓住关键词“优质”,这也意味着藏雪莲的天然绿色,进行区位分析。 【转承引导】绿色食品之所以绿色,需要满足哪两个条件? 【归纳总结】产地环境优良;生产过程达标。 |
①阅读材料,结合之前的区位条件分析方法进行迁移应用; ②重点针对“优质”进行分析,为何该地生产的藏药相比其他地区要更优质?
③一位同学上黑板答题,其他同学台下解答,全班共同分析,讨论黑板上的答题情况。
④从本题分析中概括,应从产品的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考虑。
|
提高学生材料分析能力,提高地理综合思维;
从自主的分析中归纳绿色食品的来源,印象更深刻,理解更透彻;
通过对其他同学答题情况的评价和商榷,理解他人的思维过程,取长补短。 |
绿色食品你接受吗? | 【调查结果呈现】 ① 居民对绿色食品的了解情况及存在问题。 ② 居民对绿色食品的接受程度 ③ 价格因素对选择绿色食品的影响 【呈现材料】“绿色食品”把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相结合,应有广阔的发展前景。但是目前为什么“绿色食品”在市场上难成气候呢?首先是对“绿色食品”的宣传和扶持与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有很大差距。“绿色食品”对环境、生长过程、加工过程以及包装运输等过程有很严格的要求,能达到这些条件的地区不多,很多环境相对优良的地区都是边远落后地区,如不能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优惠,即便发展了绿色食品产业,由于成本高,市场发展前景也很暗淡。 【深入思考】发展“绿色食品”面临着哪些困难? |
针对表格数据,分析目前绿色食品在市场上被了解和接受的程度。
阅读和整合材料,分析目前绿色食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:1.公众认识不够;2.生态环境要求高;3.加工技术要求高;4.成本高,价格在市场上不占优势。
|
提高对多种类型材料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;
整合材料,同时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存在问题,为后面提出发展措施奠定重要基础。
|
绿色食品如何走得更远? | 【角色扮演】全班分为三种角色:政府、生产者、消费者。根据第一部分知识竞答的得分情况依次选择角色,出谋划策。 【组织讨论】面对绿色食品现存问题,各方可以怎么做,使绿色食品得以更好发展? 【引导发言】让学生拓宽思维,同时也引导其从现存问题以及绿色食品的来源进行思考。 | 选择自己代表的立场,从存在问题出发,讨论、表达自己的观点。
小组派代表发言; 其他同学补充发言。 |
扩宽思维,利用综合地理观点,辩证看待现实问题,出谋划策。 |
鼓励探究 | 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,以小组为单位,对本地(可以是本村、小区、朋友圈、家庭等)进行绿色食品专题调查,研究区域绿色食品的实际食用情况,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。 | 从自己的生活出发,调查生活中的实际地理问题。
| 关注生活,提高地理实践力。 |
七、板书设计
来源 产地环境优良
现状
(无污染、安全优质) 加工过程达标
发展
出路
政府:
问题 消费者:
生产者:
八、课后实践
基于本课的学习基础,利用周末时间,以小组为单位,对本地(可以是本村、小区、朋友圈、家庭等)进行绿色食品专题调查,研究区域绿色食品的实际食用情况,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。
下周进行成果展示。
1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